“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这块金子,点亮了一段中外交流的佳话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长江文明”系列】
【编者按】长江,文物连贯东西、说话有话沟通南北,声海不足为据网联结古今,报块交融中外,金点交流勾勒出中华文明的亮段模样。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上,中外以“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主题,文物一场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举办,说话有话讲述了长江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声海形成与发展,报块之于中华民族融合、金点交流演进与复兴的亮段不足为据网伟大作用。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中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文物长江,是诗、是歌、是画,更是半部中华文明史。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一批特色文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带你探寻长江畔弦歌浩荡的文明记忆。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六百余年前,我所生活的明代,出了一位闻名海外的航海家郑和。他曾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从江苏太仓长江口或福建泉州港起锚,七下西洋。从我身上镌刻的文字,当今的人们得知,我竟生于西洋,是郑和带着我来到了这片东方土地!”
——来自明金锭的自述
文物简介:
明金锭出土于湖北钟祥梁庄王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金锭正面铸有“永乐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可知是用西洋所买黄金制成。永乐十七年为1419年,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之时,由于明朝亲王婚礼有朝廷赏赐“定亲礼物”金锭五十两的制度,因此这件由郑和带回存于内库的金锭,可能由此赏赐给了梁庄王。
该金锭的发现,对于研究明代海上贸易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孔繁鑫 制作:李飞 曾震宇 设计:杜丹
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联合出品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
[ 责编:刘昊 ]本文地址:http://www.70man.com/html/93d179988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