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蜂酿出“甜日子”
本报讯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王艳群 通讯员蒋正宪、甜日子韦婷婷)7月21日的生态清晨,位于百色市境内的养蜂养晦韬光网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薄雾氤氲,成群的酿出蜜蜂在林间花海中穿梭。68岁的甜日子金钟山乡那马村脱贫户王成金,掀开蜂箱盖,生态看着蜜脾上饱满的养蜂蜂房泛着琥珀光泽,脸上露出踏实的酿出笑容。依托当地林业部门发展的甜日子林下养蜂产业,他精心照料的生态18箱蜜蜂今年产出了首茬生态蜂蜜——这份来自青山的馈赠,成为他抵御返贫风险的养蜂坚实保障。
不远处,酿出70多岁的甜日子梁海忠老人轻抚蜂箱,如同对待老友。生态在当地林业局引导下,养蜂养晦韬光网梁海忠加入林下养蜂产业后,他每年仅凭这一项收入稳定增收1万多元。“有了这份收入,够我安心养老了!”他满足地说。
在金钟山乡,像王成金这样60岁以上、曾面临返贫风险的“银发蜂农”有几十人。他们曾因年龄被城市劳务市场拒之门外,生计堪忧。如今,在林业部门主导的林下经济布局中,他们在森林深处找到了新舞台,依靠生态养蜂实现了稳定增收。
蝶变源于绿水青山的守护与转化。17年前,当地能人代小林首次将自制蜂箱搬进林间时,鲜有人看好。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汉子,自2003年起潜心探索人工养蜂技术,历经10多年的摸索,攻克了人工引种、育王、防病等核心难题。后来在金钟山乡弄八村支书王光勇的推动下,村“两委”积极对接自治县林业局资源,依托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优势,将林下养蜂作为重点产业规模化发展。山间丰富的野花品种和天然蜜源,为生产高品质生态蜂蜜提供了绝佳环境。
2022年,由代小林出资的金钟山乡生态蜂蜜提纯工厂建成投产。这条“甜蜜产业链”实现了从林下养殖、集中收购到标准化加工包装、品牌化销售的全过程闭环。完整产业链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使蜂蜜产值跃升至每公斤80元,更保障了蜂农收益的稳定性。
“这片森林,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蜜罐子’。”代小林说。如今,金钟山乡养蜂规模已达1500多箱,在林下养蜂产业的带动下,共惠及120多户村民,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占了相当比例,户均年增收稳定在3万余元。像梁海忠这样的古稀老人,依靠养蜂收入,彻底摆脱了返贫担忧,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
(责任编辑:高原)
本文地址:http://www.70man.com/html/549f6509880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